最新的《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指出,我国近视人数已经接近6亿人,几乎占我国总人数的一半,其中56%是中低近视,44%为高度近视,可见,高度近视人群的比例已经在逐渐增加。
若青少年儿童受用眼习惯、年龄增长、远视力储备消耗过快等因素影响,近视度数可能就会继续增长,发展为高度近视;而成年人也要注意,成年后近视度数也可能因为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度数加深。
近视度数加深,逐渐发展为高度近视后,不要觉得只是镜片比别人的镜片厚一点而已,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有较高的致盲风险,所以高度近视患者更要比低度数的近视人群更加注意用眼。
01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
在真性近视发生后,如果继续过度用眼,眼睛疲劳得不到缓解,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后无法得到放松,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不能准确聚集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因而出现视物不清的情况,视网膜为了清晰成像,就会朝着物象聚焦的位置生长。于是眼轴也会随之延长,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近视度数就会逐渐加深,进而发展为高度近视。
打个比方,就像吹气球一样,气球吹到一定大小就可以了,稍微大一些也没关系,但如果吹得太大了,气球壁就会变得越来越薄,就可能有视网膜脱落的危险。
02高度近视发展为病理性近视
与吹气球同样的道理,近视度数越高,眼轴越长。当眼睛的近视度数大于度,眼轴的延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时,眼球前后径增长,眼球就会“膨胀”得像气球一样,随着眼睛的生长,视网膜、脉络膜会被撑得越来越薄,从而诱发各种眼底并发症,甚至有致盲风险,发展为病理性近视。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睛会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如玻璃体混浊、周边视网膜变薄萎缩或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等,严重的可致盲。
大家偶尔会在浏览手机时,看到高度近视的某位患者去跳水或是做其他剧烈运动后导致视网膜脱落的新闻,这确实不是危言耸听,如果高度近视的人群,日常用眼尤其是剧烈运动千万要谨慎,有些雷区不能踩就不要去尝试。
03高度近视人群应避免的事
其实,高度近视人群不是不能运动,而是不能剧烈运动!高度近视人群是需要避免篮球、足球等激烈运动。因为这些运动对人体的冲击力极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冲撞到眼睛,极易使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除了剧烈运动,高度近视人群还应尽量避免做以下事情,以防眼睛发生不可预估的危险:
1.献血
高度近视者不宜献血,这是因为献血时,血压会出现轻微波动,对于眼底血管被拉得很纤细的高度近视者来说,轻微的血压波动都可能会造成眼底血管痉挛,致使已经有变性区视网膜出现裂孔,此时液化的玻璃体就会趁机进入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
2.熬夜
由于高度近视者的眼睛往往比较脆弱,长时间高负荷用眼,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因此,熬夜已经很可怕,高度近视加熬夜更可怕!
3.蹦极
对于高度近视者而言,蹦极会加大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因为硬式蹦极跳下时头朝下,人身体以极快的加速度下坠,很容易脑部充血而造成视网膜脱落,其危害可想而知。
4.过山车
像过山车这种高速运转的运动中,人们会显得很激动,眼球运动明显增强,而高度近视人群的眼轴比普通人要长很多,因此视网膜相应就会薄很多,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他们原本很薄的视网膜很容易受到前方玻璃体组织的牵拉而出现裂孔,待裂孔形成,液态的玻璃体便从裂孔中流入就导致内部的视网膜发生脱落。
5.跳水
跳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受到水的巨大冲击力的影响,可能使眼球挫伤,造成视网膜水肿、变形或出血坏死。而且游泳池中人员混杂,水里也会有很多的细菌,如果本身就有近视和患有眼疾,再去水中,很容易让眼部形成感染,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高度近视人群可以选择做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缓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远足、瑜伽等,这样既避免了高度近视带来的运动缺失状况,,又有助于强身健体,帮助减缓近视增长。如何预防和保护眼睛?